开栏语大家好,《聊城那些事儿》栏目今天就和广大网友见面了。在小编眼里,每座城市都是有记忆的,也是有情感的,爱上一座城不仅是爱着城中的人,也是因为爱着城中的事儿。聊城,这座有着6000年历史文明的小城,便载 评论 / 查看全文>>
聊城历史发展过程聊城是中国较早的发祥地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是东夷族活动的地方,后被融人华夏部落。据考古证实:距今约6000年,在今境内阳谷、茌平、东阿一带已有大汶口文化早期的人们居住,并 评论 / 查看全文>>
聊城市建置沿革聊城市名由来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一说因春秋时期曾称聊国故名)。聊城地区历史悠久.唐虞3代,聊城属兖州之域。春秋时期,聊城、茌平、高唐、东阿、阳谷属齐国,莘县、临清属卫国,冠县属晋国。战国时 评论 / 查看全文>>
东昌府区建置沿革商代末期,为纣王庶兄微子的封地,史称"微子城"。西周为"郭国"领域。春秋战国时属齐国。秦始置县,名聊城,属东郡。两汉仍属东郡。三国时属魏国平原郡,晋代属平原国。南北朝时 评论 / 查看全文>>
临清市建置沿革临清之名始于后赵,取临近清河之意。西汉初始建清渊县,先隶巨鹿郡,后属魏郡,三国魏晋属冀州阳平郡。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330),改清渊置临清县,属司州建兴郡。后废。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析清渊县 评论 / 查看全文>>
高唐县建置沿革唐、虞、夏、商、周时期为兖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西部重镇。秦时属东郡。西汉初(公元前206)始置高唐县,因地处沼泽之丘故名。先后属青州部平原郡。河平郡东汉属青州平原郡。三国时属青州部清 评论 / 查看全文>>
冠县建置沿革夏代,位属兖、冀二州接壤地带。商代,为商畿内地。西周,初属三监地,后三监地统名为卫,遂属于卫国。春秋时期,属晋国,南部为黄邑(今黄城),西部为冠氏邑。战国时期,初属于晋国,后属魏、赵国。秦代 评论 / 查看全文>>
莘县建置沿革春秋时为卫国莘邑。战国时处齐国之西境。秦为东郡之地。西汉置阳平县,属兖州刺史部东郡。东汉曾建阳平侯国。三国曹魏时,属冀州阳平郡。晋属司州阳平郡,后省阳平县并入乐平县。北魏复置阳平县,属相州 评论 / 查看全文>>
阳谷县建置沿革春秋时为齐国柯邑。秦置东阿县,治所在今县东境阿城镇,属东郡。西汉东阿县仍属东郡,为都尉治所。东汉因之。三国魏、西晋属济北国。西晋末县废,北魏复置东阿县,属济北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东 评论 / 查看全文>>
东阿县建置沿革春秋时,置柯邑,原属卫国,后属齐国。战国时改称阿邑,仍隶齐国。秦始称东阿,属东郡。汉置东阿县,仍属东郡。三国时为魏地,亦隶东郡。西晋属济北国,东晋改国为郡,东阿属之。南北朝大明元年(457) 评论 / 查看全文>>
茌平县建置沿革夏、商属兖州之域。周属齐地。秦时置茌平县,因县境处"茌山之平陆"故名。隶东郡。汉袭秦制。新始建国元年(9),改茌平县为功崇县。东汉建武元年(25)复称茌平县,属兖州部济北国。三国为魏地 评论 / 查看全文>>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12月12日经省政府批准成立,1995年10月8日正式启动建设。2006年通过省级开发区审核,2008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3年3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 评论 / 查看全文>>
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聊城市区东部,与主城区隔徒骇河相望。聊城高新区成立于2008年。当时根据发展需要,聊城将高新技术开发区合并到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合署办公(即两块牌子,一套 评论 / 查看全文>>
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2013年7月,聊城市委、市政府确定设立旅游度假区,将其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同年8月16日,旅游度假区第一次干部大会在市政府召开,意味着旅游度假区正式成立开展 评论 / 查看全文>>